WFU

2019年12月25日 星期三

好動、害羞、過敏、難管教;原來我的孩子是高敏感體質?!






過動症,一個越來越常見的兒童精神疾病


「醫生,為什麼我的小孩這麼好動?別人都說他可能有過動症,可不可以請你告訴我,我的小孩真的有過動症嗎?」

「院長,有人說,過動、自閉這些疾病都不存在,是藥廠跟精神科醫師和謀捏在出來的,這是真的嗎?到底我的小孩該不該吃藥?」


「別人都說,我太寵小孩。可是我已經很用心教導我的孩子,可是我的孩子還是那麼的好動、不聽話。到底是我有問題,還是我的小孩有問題?」

二十多年前住院醫師階段,接受臺灣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開山鼻祖徐澄清教授為期一年的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督導的過程,常常看到許多愁眉苦臉的爸媽帶著他們活潑好動的小孩來診間求助,常常被許多似是而非的觀念,弄得混淆不堪。也為了孩子到底要不要吃藥而苦惱!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簡稱ADHD)是兒童期常見的精神疾病,盛行率約為 5-10%,它的主要症狀是在多重情境下呈現明顯的注意力不足過動以及衝動,及社交功能障礙。若不治療,這些症狀及功能障礙會持續到成人期。兒童期的盛行率,以目前比較多的流行病學調查,大約在5~10%之間;而美國的全國性調查呈現,成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盛行率,大約在3~4% 左右。

而且,在目前最新版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當中,也把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歸類在「神經發展性疾患」的大類。

寫到這裡,知道我已經從事十多年的「不用藥醫療」的朋友們,一定很想問我:到底你認為這個疾病存不存在?到底你贊不贊成孩子服用藥物?

從壓力、體質、與疾病的關聯性談起


我專科醫師生涯中,最關鍵的應該是文榮光教授當年在台灣首開先例成立的「壓力病房Stress Ward」、「壓力免疫團體Stress Immunity Group Therapy」以及李昱醫師帶領我們的「綜合病房照會與聯諮醫學General Hospital Consultation and Liaison Psychiatry」與「心身醫學Psychosomatic Medicine」,我們肩負針對當時藥物無法治療的疾病(Drug Resistant Diseses)找出病因予以治療的責任。也因此養成「找出真正病因」的習慣,並且是主流醫學中,擁有最多資源與機會評估「壓力」與「疾病」關聯性的專科醫師!

當時,就遇到一個被診斷有高血壓的阿嬤。她常常因為吃了降血壓藥物覺得很不舒服而拒絕吃藥,可是不吃藥她的血壓又起起伏伏,弄得全家雞犬不寧!住進「壓力病房」後,我們照會了當時全醫院第一把交椅的主任醫師看診開藥。果然,阿嬤第二天吃了藥之後,又開始呼天搶地,說她頭很暈、心臟不舒服到快要死掉了!當時,我立即親自打電話聯絡、拜託這位主任,請他一定要再過來看看阿嬤。因為住院期間阿嬤開開心心的,應該沒有什麼心理壓力,也不需要裝病吸引注意力啊!

那天的影像,到現在還一直留在我的腦海當中:可能當天他的門診太忙(他可是當時門診量最高的高血壓名醫),穿著飄逸長袍的他,後面跟著從總醫師到見習學生一大票人馬來到壓力病房。難掩強烈的不耐與怒氣地走進病房,要求護理人員拿水銀血壓計來幫阿嬤量三段式血壓(躺著、坐著、站著)。他應該是認為,量起來血壓一定是過高,量完的結果一定是繼續服用本來的藥物吧?但是當血壓測量的數據出來的時候,我看到他原本氣得充血通紅的臉頰瞬間泛白,流露出充滿錯愕與慚愧的表情。因為量出來的數據是躺下 180/110 mmHg,坐起 110/70 mmHg,站立 80/60 mmHg,難怪阿嬤吃降血壓藥物會不舒服,因為躺著是高血壓,單單站起來就變低血壓,吃了降壓藥只會讓症狀更嚴重!主任醫師說:阿嬤的體質比較特殊才會這樣子!

類似這樣「藥物難以控制 Drug Refractory」的案例,後來在「紅斑性狼瘡」、「糖尿病」、「高血壓」、「疼痛障礙」都陸陸續續有接觸到。最後,都不是靠藥物讓他們好起來;往往是會談中,情緒有出口、心事有人傾聽,就好像會對人的身體系統產生一種「影響」。這種影響常常被歸因為「心理作用」,意思是「自己想出來的,不是真正有意義」!但是,這些「心理作用」為什麼可以解決「藥物無法控制的症狀」呢?到目前,我相信許多患者只會聽到醫師說:你的體質跟人家不同!但,什麼是「體質」?在疾病發展的過程,它又扮演什麼角色呢?

原來,體質就是每個人身體的壓力-健康平衡系統Homeostatic Characters


當時醫學界開始了解人體有一組「抗壓內分泌垂直軸系統」,醫療上稱為「下視丘-腦下垂體-腎上腺軸 Hypothalamus-pituitary-adrenal axis」。當時只知道這個抗壓內分泌垂直軸,似乎在人體面對壓力的情境中,會有一定的影響。許多人都會問,什麼是「壓力」?是個人主觀認定?還是它有一個客觀的評估工具?人活著都一樣要面對壓力,為什麼某些人就會生病?某些人就不會生病?

一直到幾年前跑去讀營養研究所,我才發現目前已經有許多研究已經發現,這個「抗壓內分泌垂直軸系統」跟人體其他的生理生化功能,包括「細胞信號傳導路徑 Cell Singnaling Pathway」、「促發炎與抗發炎細胞激素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 and Anti-inflammatory Cytokines」等等許多非常專業的生理機能調整系統,以及大家很熟悉的「自律神經系統 Autonomic Nervous Systme」有一連串非常複雜的交叉連鎖反應!


壓力-抗壓平衡系統-疾病之關聯性


心路歷程:我到底要從已經成為結果的角度來「診病」,還是從源頭的角度來「看人」?從「大腦神經重塑」「表觀遺傳學」來探討!






延續DSM-V開始把「注意力不足與過動疾患」列入「神經發展性疾患」的此刻,我們一定要跟大家大家分享傑佛瑞‧史瓦茲博士夏倫‧貝格利出版的「重塑大腦 The Mind and the Brain : Neuroplasticity and the Power of Mental Force」,以及諾曼.多吉(Norman Doidge) 醫生所出版的「改變是大腦的天性」與「自癒是大腦的本能」這些書籍當中,明確知道:包括剛出生的嬰兒到進入人生終點的老年人,每個人的大腦(的神經突觸),看到許多透過後天的刺激,強化大腦神經迴路、激發大腦自癒力的復原故事。這意味著帕金森症、多發性硬化症、慢性疼痛、中風、腦傷、自閉症、過動症都有機會康復

甚至在「表觀遺傳學」的研究當中,最新的科學發現,即使是後天努力學習所引發的基因表達方式的變化,也可以遺傳給下一代,改善下一代的身體健康與心理健全,甚至是對抗疾病的能力。不只大腦可以有神經新生根神經重塑,連基因都有機會透過後天努力重塑,而且遺傳給下一代!(參考附錄14. 15. 16)

同時,越來越多的大腦神經影像研究與腦功能研究指出,被診斷有自閉症、過動症的小朋友,他們的大腦常常出現以下現象:

  1. 多發性慢波 Slow Wave。(早期被認定是大腦發育不良的徵兆,但透過我個人十多年來的禪定與靜心研究與國際上其他的臨床腦波研究,這些應該是Θ波與δ波,也就是人類的潛意識雷達腦波與直觀腦波)
  2. 區塊性感知模式 Block Mode Perception。(他們通常不像一般人,以線性方式探索環境,而常常是多感官、同步齊發的方式,接收環境訊息)。
  3. 高直覺力 High Intuition。(這些孩子的邏輯思考能力、複雜語言表達能力通常都不太好;可是他們常常不需要透過後天學習,先天上就具有能夠切中核心、直指人性本質的觀察力)。
  4. 大腦侷限性發展 Restricted Brain Function。(在擁有上述優越的感知系統的情形下,這些孩子的執行腦區 Excutive Cortex 與語言表達腦迴 Verbal Expression Cortex(主要分布在前額葉區域)的發展都比較不好;某些特定的人際感知功能,例如臉部的情緒變化、語言上的抑揚頓挫的辨識能力比較差。
  5. 感官系統高敏感 Hypersensitive Perception。(他們常常容易被非常細微的環境刺激干擾,包括聲音、影像、光影的變化、觸覺、嗅覺、味覺,因此而很容易陷入過度疲憊、情緒爆發、環境適應不良、逃避某些特定的人事物;還有對衣服的標籤、剪下的頭髮會覺得很刺不舒服、不喜歡被觸摸、不喜歡跟他人靠太近等等)。
  6. 成癮行為 Additive Behaviors。(從童年的偏食、喜好帶著固定的枕頭或被單睡覺、喜歡把東西排成一長列、喜歡旋轉物品或是旋轉自己的身體;這些都是他們的感官系統,可以感受到一般人無法感受到的細微環境資訊,因而樂在其中,反而對一般人比較容易有感受的情境,他們無法充分感受,而會被判定為成癮行為)。
  7. 過敏反應 Allergic Reaction。(最早是從過動孩童吃到人工添加物,特別是紅色色素,容易產生亢奮跟失控的行為;包括吃到有延遲性過敏反應 Delayed-type Food Allergy的食物、高糖份的食物等等,孩子都會變得特別亢奮、遲鈍或產生無法理解的行為。這些都可以從有能力用電腦打字的當事人的文字中看到相關的證據)。
而這些孩子大部分都不是一出生就出現症狀,也就是說,他們的大腦一開始,也許發育的不是跟其他孩子們類似,可是一直到大腦無法負荷環境的多重刺激之前(例如父母親的爭吵、手足或同儕之間的競爭、學習環境的壓力),他們的大腦整體還可以維持相對平衡的運作方式。但透過上述研究發現,往往還沒發病之前、甚至在他們的手足與父母身上,多少都可以觀察到非常雷同的大腦運作方式,只是某些生理、情緒、心理或精神層面的刺激,超越他們大腦能夠負荷的範圍後,才會出現上述的兒童精神疾病。


也就是說,站在預防醫學的觀點上,我們歸類出「高敏感體質」沒有被辨識出來,周圍的成人也缺乏相關的資訊與能力,陪伴孩子們的大腦,逐步強化他們的「弱勢腦皮質」,才會在「天不時、地不利、人不和」的某種情境下,誘發大腦的整體失調!




這樣做,孩子不生病!


目前我們在工作上,常常合併低劑量的營養補充、人際家庭的情緒辨識與互動學習、過往未解決的負面情緒的導引與釋放,以及其他自然療法聲、光、電、熱、磁等輔助工具的使用,已經在有輕度到中度情緒困擾與人際、社交功能障礙的孩童身上,看到顯著的改善。例如有一位被診斷有「亞斯伯格症」的國中生,在敏銳度、觀察力都很高的工作人員陪伴下,經歷到情緒被接納、被理解,而且可以安全而有效地釋放後,他自然而然地放下之前被霸凌產生的恐懼與憤怒情緒。

「這個孩子以前想跟人家玩的時候,不懂得表達,而且肢體的精細動作協調差,往往要打招呼變成打人,然後就會被不了解的老師、同學以及其他家長指責。一直到他在診所發現可以很安全地釋放過往的負面情緒,不會被誤解;而許多他無法表達的感受,可以透過醫師、護理人員的辨識而得到確認後,他的情緒調整與口語表達能力都大幅度提升。所以,他到新學校之後,他發現想跟別人玩之前,要先透過口頭表達詢問:『我想跟你們一起玩,可以嗎?』而獲得跟同學循序漸進互動的機會。」

「當我們身為父母的家人,也開始學會這些微細資訊的觀察,而且有能力用《恰到好處 Good Enough》的音調、音量、語態表達的時候,他過去長期出現的易怒、情緒困擾、學習障礙,都大幅度改善了!」

當累積大量的觀察與臨床實務,特別是近十五年與非常大量被稱為「靛藍特質孩童-包括靛藍小孩、靛藍成人,甚至是靛藍長者」的家庭合作後,我覺得有一份很深的倫理責任必須承擔-整理並提醒「高敏感體質」這樣的醫學觀點,並積極在孩子大腦還沒出現嚴重失衡-生病之前,透過營養、人際、生活、情緒等多方面的教育訓練,讓孩子有能力去面對未來的變數!

有許多家庭(涵蓋醫師、企業主、中高階主管等不同背景),因為家長完全了解孩子的高敏感特質,而且家長來到光流,學會「深度傾聽、中性回應、逐步導引確認」的親子互動技巧後,孩子們過往對環境的敏感與不適應,往往都有非常大幅度的改善。因而避開產生適應障礙、焦慮、恐慌、憂鬱等問題的發生,而得到快樂健康的人生!

後記:到底要不要用藥?


這個部分,還是需要家裡的主要照顧者與專科醫師、治療師好好討論評估。如果孩子已經出現嚴重的情緒障礙、行為失控、不明原因的生理症狀,而且家長本身沒辦法積極學會觀察、了解孩子、導引與陪伴孩童的能力的情境下,在專科醫師指導下,適當使用藥物穩定情緒、控制行為,有時候也是不得不為的事情!

但是,就如同其他的藥物治療一樣,藥物主要是透過化學作用,減緩症狀的強度;父母如何透過對孩子的體質的了解,學會提供適切的教養陪伴(Good Enough Parenting),陪伴孩子的大腦與心理發展完整,還是我個人最最認同的解決方式!

參考資訊


底下提供幾個中英文連結,提供大家參考:
1. 部落客 Pei-Hsun Kao "安靜的力量"部落格的文章: 什麼是高敏感族(HSP)? http://overtlyquiet.com/what-is-hig⋯⋯
2. 華人健康網專題報導: "容易憂鬱?高敏感體質自我檢測" https://www.top1health.com/Article/⋯⋯
3. 大樹叔叔"育兒顧問到你家網站"的好書推薦: "孩子你的敏感我都懂" http://unclebigtree.blogspot.tw/201⋯⋯
4. 博客來" 孩子,你的敏感我都懂(增訂版)"網路介紹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
5. 博客來" 高敏感族自在心法:你並不孤獨,只是與眾不同"網路介紹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
6. 天空部落格" 魷魚巧克力 "版主Sandy媽咪的分享: 終於找到解答。高敏感小孩 http://blog.yam.com/jasonfan/articl⋯⋯
7. 維基百科關於高敏感人(Highly Sensitive Person, HSP)的資料,目前改為感覺系統敏感(Sensory Processing Sensitivity, SPS) (英文) 舊的資料 https://en.wikipedia.org/wiki/Highl⋯⋯ 已改為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enso⋯⋯ 
8. Elaine N. Aron博士 網站上的"高敏感族問卷"(英文) http://hsperson.com/test/highly-sen⋯⋯
9. 美國科羅拉多州專業心理師" The Difference Between Highly Sensitive and Hypersensitive-High sensitivity is biological, hypersensitivity is a coping style" (英文)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blo⋯⋯
10. 過動症與學習障礙資源網障 Attitude-Strategies and Support for ADHD & LD文章: Hypersensitivity Is Not Imagined 高敏感不是想像出來的 (英文) http://www.additudemag.com/adhd/art⋯⋯
11. 美國職能治療期刊論文: Sensory Processing in Children With and Without Autism: A Comparative Study Using the Short Sensory Profile (英文) http://ajot.aota.org/article.aspx?a⋯⋯
12. Elaine N. Aron博士,高敏感族自我檢測問卷(中文版) http://overtlyquiet.com/highly-sens⋯⋯
13. 快樂的敏感小孩 Happy Sensitive Kids網站:高敏感族成功親職生存術20法https://happysensitivekids.wordpress.com/⋯⋯
14. 中研院週報:表觀遺傳重置 – 胚胎如何抹除父母的記憶並保留細胞的全能性
15. 長庚大學生物醫學系譚賢明教授:當基因不再是命運的主導者–淺談表觀遺傳學研究
16. 壹讀網站「Science盤點」:表觀遺傳在癌症治療中的應用